Bolyn Weekly 每周发布,写点自己发生的、看见的、感兴趣的事,更多的时候可能仅仅是一些废话。

2025-04-05

千变万化,始终如一

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

看见

看到一条朋友圈,表达了对母校的喜欢,对母校素质教育的认可;同时又贬低了衡水中学的纯粹应试教育,我能理解他的想法,但是从我的角度看来,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不自知的傲慢。


我就是从应试教育走出来的,我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,也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,如果说有再来一次的机会,那么我依旧会选择这条路。


素质教育、多元化教育在很多地方是奢望,连基础的设施都没有,又何谈什么多元发展,抛离背景谈观点,那就是耍流氓,自以为站在高点,其实一叶障目,混不自知。

我认识的人里有江浙沪这些发达地区的,也有云贵川这种偏远山区的,每一个人都是很努力才到了现在,没有哪一种是绝对的好绝对的坏,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现在。


任何观点看法,自己没有经历过、了解过,还是不要妄下定论,在批判其他的同时或许也需要一点点调查,一点点的思考,而不是凭空臆造,空有傲慢,而无其他。

好的思想,不会过期

从三百年前的蒸汽机到现在的AI,很多技术已经被淘汰,保留到现在的少之又少,反而是那些深邃的思想和文字,一直影响着现在的我们,可以预见,也将继续影响后来的人们。

所以要多读书,读好书,读有用之书,读无用之书。

管理能量而非时间

管理自己的能量而非时间,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,管理时间导向的是做了多久,这不是我们需要的;但是管理精力则是能够帮助我们高效的解决问题,这才是核心目的。


把精力放在正确的事情上,我们能高效解决问题,同时也会有更多的时间来休息,从而促进更多的产出;从时间上内卷,永无止境,没有尽头,最终只会陷入反复的无意义的内耗中。

变与不变

技术不断发展,有些东西可能今天你还要花很长时间学习,明天就被大公司攻克,你所花的时间都成了无用功,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候,找到变与不变非常重要,否则一直在大公司的方向耕耘,你早晚有一天会被他们取代。

• 与其在供给端追求最新技术,不如老老实实在需求端积累,供给端日新月异,很快就变了,但是需求端长期存在,使用有需求,通过供给端为需求端更好的服务,此为生存之道一

• 重要的不是 AI 发展到了那哪一个地步,而是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,AI 能否帮助你快速解决你生活中的问题,工作中的问题,AI 发展是大势所趋,拥抱最新科技实为上策。

• 创造力是比智力更强大的能力,想一想哪些东西可以创新,哪些能借助 AI 实现,你不一定需要记住很多东西,但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需要你去发现并且解决。

GPT 4o

再分享一下 GPT 4o,目前确实很厉害,特别是他的绘图功能,我以前用它主要是让他给我讲解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,物理过程,然后根据他的例子来理解;

现在它能更近一步,直接画图把东西讲清楚,更进一步了,我找了几篇我们专业的文献给他,让他画图描述,我觉文章的核心他是能描述清楚的,有能力的一定要体验一下。

下面是我毕业设计用到的一个迭代方法,论文里也要写的,我觉得差不多也就是这样了,公式和过程非常清晰,不过不能直接用,毕竟做学术嘛(bushi),还是得自己照着画一下这个流程图。

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

运动

上周没有跑步,唯一的运动是昨天(周五)打了四小时乒乓球,大三以来就没有打过那么久的球,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,昨天实现了,感觉不错,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强。
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

毕设进度

如无意外,我的毕设实验将全部结束,目前还有两组没有跑完,我估摸着下周二应该可以结束,然后剩下的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各式文献,取其精华,合成糟粕(bushi)。
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

嗯,说正经的,反正就是实验做完了,然后该抄的的抄,该编的编,然后把毕业论文搞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