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照国际惯例,每当我要实现某个目标的时候,我们总是会在开始的时候做点其他什么,来告诉自己一定要完成这件事,明里暗里,这个开端总是有的,我们将之称为仪式感;故而我也写了这段文字,来介绍我要做这件事。

AI 会吃掉文字吗?

最近一周在密集的刷各种博客,发现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文章,相较于网上那些千篇一律、博眼球的内容,这些文章让人耳目一新,难得的互联网净土。大多数现在还在更新的都是坚持了五六年以上,从早期文章慢慢的刷到近期的,通过文字看到他的变化、身边的环境又是如何日新月异,真的是一件极其有趣的事,相见恨晚。

现在网上很多AI生成的内容,而且很多问答论坛也没那么活跃了,有了问题,直接去问AI就行,可以预见的是,互联网会进一步缩小,丰富的内容生态很大概率不会存在了,有了AI,自然也就不不需要这些了,从这个角度来讲,AI吃掉文字是必然的,没有人生产文字的速度会比AI快。

但是个人写文字还有用吗?我倒是觉得自己写点东西,反而是会更有价值,个人经验、专业技能、领域知识,这些都是极其有价值的。

在两年前 ChatGPT 刚出来的时候,我们嫌弃它的内容AI味太浓,于是民间各种提示词技巧,消除 AI 味;现在两年过去了,ChatGPT 的已经能够完成很长的研究报告,DeepSeek 生成的内容也常常让我们惊叹,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又会嫌弃它 AI 味太少了?

人在世界上生存终究是在和人联系,AI有没有让世界变好,最终是看有没有让具体的人变好。而只要出来喝杯咖啡,我就知道你有没有变好。

未来如何我不知道,但是此刻我想写一点文字,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,自己感兴趣的一切,暂定每周一期,名称就叫 Bolyn Weekly,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称,可以参考中文发音,希望至少更新五年。

Running Page部署成功

刷 Github 的时候发现一个项目,它能下载你的运动数据,然后生成一个 Running Page,对于喜欢跑步的人来说,有这样一个界面还是很炫酷的,于是便折腾几小时,终于是把它搞定,大家可以点击链接查看 Running Page


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

在这个过程中,实在是没少踩坑,聊一点个人经验与收获。

首先是这个项目是一个很好的项目,但是 star 数并不多,相较于很多项目来说,太少了,我觉得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的 help 文档写的太烂了,部署文档毫无逻辑,非常乱,很多人估计多多会踩坑,增加了实现路径,用的人少,传播的少,自然也就更少 star 了。

那在我是怎么解决的呢?很大程度上是依赖 ChatGPT,不得不说,AI 现在是编程能力太强了,有任何报错,只要都给他,慢慢尝试,你总能找到解决方法;当然了,也离不开我聪明伶俐、善于解决问题。如何利用好 AI 来编程,同时又保证自己的项目能力,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
此外就是这个项目需要利用Github Action 实现自动化,然而目前我整体所有设置都弄好后,它并没有同步我的最新的数据,这非常奇怪,不知道是每天定时同步还是其他原因,暂且搁置,几天后来看,如果不能同步,那么只能自己定期同步了?一周?一个月?半年?一年?亦或是自己改改代码,应该也还行,项目不复杂,代码逻辑勉强能看懂。还没想好,先这样。

最后一个经验教训就是技术文档一定要好好写,想要别人喜欢你的项目,看懂是第一步,看懂他会给你点赞,但是只有他实现了他才会传播,所以文档需要简洁易懂,逻辑清晰,让更多的人能够实现你的项目,宣传你的项目。

好用的工具

Peek Focus

浏览器上的一个插件,它能够让你不需要打开新的标签也就能查看链接的内容,最近使用频繁,阅读内容网站时非常有效,便利不少。
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

其他

之后可能会分享一些我正在用的好用的工具,看到的有趣的事,有价值的文章,清理一下每周的收藏夹,当然这些东西和我个人喜好严重相关;也可能单纯的说点废话,保持更新这个动作,就这样。